JavaWeb学习-tomcat和servlet
前言
本文介绍javaweb的基本知识,包括CS和BS的架构形式、web容器、servlet等。
CS和BS
CS: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模式
优点:充分利用客户端机器的资源,减轻服务器的负荷。
缺点:需要安装;升级维护成本较高。
BS: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模式
优点:客户端不需要安装;维护成本较低。
缺点:所有的计算和存储任务都是放在服务器端的,服务器的负荷较重;在服务端计算完成之后把结果再传输给客户端,网络负荷较重。
Tomcat
Tomcat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运行JAVA的网络服务器,底层是Socket的一个程序,它也是JSP和Serlvet的一个容器。
将编译好的java文件和前端文件按照一定格式放入Tomcat的webapps文件夹,然后启动Tomcat即可启动这个javaweb服务。
servlet
通过前端页面的表单中的action和method以及web项目中web.xml配置文件,可以将表单中的数据发送给后端指定的servlet,通过在servlet中实现doPost、doGet等方法可以获取前端表单的数据,可以实现前后端的数据交互。
servlet基本信息
- 继承关系:HttpServlet -> GenericServlet -> Servlet
- Servlet中的核心方法: init() , service() , destroy()
- 服务方法:当有请求过来时,service方法会自动响应(其实是tomcat容器调用的),在HttpServlet中我们会去分析请求的方式:到底是get、post、head还是delete等等,然后再决定调用的是哪个do开头的方法。
Servlet的生命周期
- 生命周期: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就是生命周期。对应Servlet中的三个方法:init(),service(),destroy()。
- 默认情况下:
第一次接收请求时,这个Servlet会进行实例化(调用构造方法)、初始化(调用init())、然后服务(调用service())
从第二次请求开始,每一次都是服务
当容器关闭时,其中的所有的servlet实例会被销毁,调用销毁方法 - 通过案例我们发现:
- Servlet实例tomcat只会创建一个,所有的请求都是这个实例去响应。
- 默认情况下,第一次请求时,tomcat才会去实例化,初始化,然后再服务。
- 因此得出结论:如果需要提高系统的启动速度,当前默认情况就是这样。如果需要提高响应速度,我们应该设置Servlet的初始化时机。
- Servlet在容器中是:单例的、线程不安全的
html界面如何把信息传给servlet
web项目在tomcat中部署后,通过操作前端界面即可将前端界面的信息传给后端,例如以下一个html界面http://localhost:8080/pro07/add.html
中有一个表单,当我们填写完信息点击submit按钮是,会触发add方法
1 |
|
此时地址栏的url变为http://localhost:8080/pro07/add
,基于tomcat的web.xml配置,/add
将匹配名为AddServlet
的servlet,然后这个servlet会匹配com.atguigu.servlets.AddServlet
类,根据add的方法为post,将匹配com.atguigu.servlets.AddServlet
中的doPost方法并执行。
1 |
|
会话
- Http是无状态的
- HTTP 无状态:服务器无法判断这两次请求是同一个客户端发过来的,还是不同的客户端发过来的
- 无状态带来的现实问题:第一次请求是添加商品到购物车,第二次请求是结账;如果这两次请求服务器无法区分是同一个用户的,那么就会导致混乱
- 通过会话跟踪技术来解决无状态的问题。
- 会话跟踪技术
客户端第一次发请求给服务器,服务器获取session,获取不到,则创建新的,然后响应给客户端
下次客户端给服务器发请求时,会把sessionID带给服务器,那么服务器就能获取到了,那么服务器就判断这一次请求和上次某次请求是同一个客户端,从而能够区分开客户端
常用的API:
request.getSession() -> 获取当前的会话,没有则创建一个新的会话
request.getSession(true) -> 效果和不带参数相同
request.getSession(false) -> 获取当前会话,没有则返回null,不会创建新的session.getId() -> 获取sessionID
session.isNew() -> 判断当前session是否是新的
session.getMaxInactiveInterval() -> session的非激活间隔时长,默认1800秒
session.setMaxInactiveInterval()
session.invalidate() -> 强制性让会话立即失效
….
- session保存作用域,可以在某个session中存放数据,在该session生命周期中有效
- session保存作用域是和具体的某一个session对应的
- 常用的API:
void session.setAttribute(k,v)
Object session.getAttribute(k)
void removeAttribute(k)
服务器内部转发以及客户端重定向
- 服务器内部转发 : request.getRequestDispatcher(“…”).forward(request,response);
- 一次请求响应的过程,对于客户端而言,内部经过了多少次转发,客户端是不知道的
- 地址栏没有变化
- 客户端重定向: response.sendRedirect(“….”);
- 两次请求响应的过程。客户端肯定知道请求URL有变化
- 地址栏有变化
Thymeleaf - 视图模板技术
thymeleaf直接在html中使用,是一个模板引擎,可以将后端的结果动态渲染成前端界面。
- 添加thymeleaf的jar包
- 新建一个Servlet类ViewBaseServlet
- 在web.xml文件中添加配置
- 配置前缀 view-prefix
- 配置后缀 view-suffix
- 使得我们的Servlet继承ViewBaseServlet
- 根据逻辑视图名称 得到 物理视图名称
//此处的视图名称是 index
//那么thymeleaf会将这个 逻辑视图名称 对应到 物理视图 名称上去
//逻辑视图名称 : index
//物理视图名称 : view-prefix + 逻辑视图名称 + view-suffix
//所以真实的视图名称是: / index .html
super.processTemplate(“index”,request,response); - 使用thymeleaf的标签
th:if , th:unless , th:each , th:text
以下是thymeleaf的样例
1 |
|
以下是web.xml中的配置
1 |
|
以下是加入thymeleaf的html,实现了后端数据的前端渲染
1 |
|
保存作用域
原始情况下,保存作用域我们可以认为有四个: page(页面级别,现在几乎不用) , request(一次请求响应范围) , session(一次会话范围) , application(整个应用程序范围)
- request:一次请求响应范围
- session:一次会话范围有效
- application:一次应用程序范围有效